????1950年11月16日,正當新中國沉浸在新生的喜悅之中,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在中朝邊境打響。來自四面八方的軍人、鐵道職工、志愿者緊急集結,這一天,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工程總隊成立。
????她叫曲鏡,被戰士們稱為“戰地小白鴿”。1950年,16歲的曲鏡跟隨1萬多名戰友參加志愿軍鐵道工程總隊。在戰地救護所,她因冒死搶救數十名傷員,先后榮獲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
????轟炸,搶修。再轟炸,再搶修。
????清川江大橋是交通咽喉,一直都是敵人轟炸的重要目標,一旦不能及時搶修,后方補給將會馬上中斷。面對敵人的狂轟亂炸,志愿軍鐵道工程總隊的戰士們沒有時間按常規進行橋梁的修復,只能就地使用木材。
????但是這種看似脆弱的簡易木橋能承受起列車的重力嗎?志愿軍鐵道工程總隊三中隊的朱連昌冒著生命的危險給出了答案。
????他叫郭金升,親眼目睹美軍投下的定時炸彈,導致很多戰友在排彈時犧牲之后,他被深深激怒了,決心破解它的秘密。
????他獨自一人,帶上工具,他說:“今天不把你開膛破肚,我就不回去?!?/p>
????郭金升成功了。
????在掌握了拆彈的訣竅后,他將這些方法教給戰友,就這樣,美軍的定時炸彈在郭金升手里成了定死彈。
????定時炸彈在鐵道工程總隊的戰士手中被一個個拆卸開來,炸藥用來開山辟路,彈殼用來制造工具。
????2年7個月,在這場慘烈的戰爭中,志愿軍鐵道部隊1萬多名官兵中,245名英勇犧牲,他們大多數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年齡最小的只有19歲。他們用生命捍衛了這條炸不爛、打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當戰爭的硝煙淡去,換下戎裝的戰士,馬上轉戰祖國大江南北,投入到了祖國版圖的鐵路建設高潮。1954年7月,寶成鐵路開工。
????即便是布滿艱辛,新中國的鐵路建設者也將“難于上青天”的蜀道變成了通途。
????它被稱為“天路”。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第一條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建設面臨三大難題:多年凍土、高寒缺氧和脆弱的生態。
????這是中國創造的又一世界奇跡。
????丁太環是中鐵四局醫院的一名護士,青藏鐵路開工,她主動報名來到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青藏高原建設工地。
????2008年,中國第一條時速超過30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投入運營,中國正式進入高鐵時代。
????中國高鐵的核心技術正是照片中高鐵三型軌道板。中鐵四局技術管理部的陳平是這一關鍵技術環節研發團隊中的一員。
????從抗美援朝時期的人拉肩抗,到如今的機械化發展,從極為簡陋的錘、鑿、枕木,到現如今的架橋機、澆筑機、鋼鐵、混凝土,從蒸汽機車到動車高鐵,中國鐵路親歷和見證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起步和騰飛。
????每一條鐵路的建成,都和科技的進步聯系在一起,和鐵路建設者的名字聯系在一起。
????無論是在戰場上堅守運輸的“生命”線,還是轉戰大江南北大動脈,中國的鐵路建設者們始終都在長期持久的艱苦奮斗和矢志不移的信念中砥礪奮進,書寫輝煌。
????謹以此片獻給所有的中國鐵路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