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含山縣地處皖中東部,總面積1028平方公里,轄8個鎮,119個村(社區),人口45萬。全縣有扶貧開發任務的村(社區)108個,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村15個、貧困人口6677戶13535人,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比例曾高達68.8%。
一張張笑臉,是豐收后的喜悅,是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見證!
日前,安徽省馬鞍山市公布了2020年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含山縣林頭鎮福山村入選。
今年以來,馬鞍山市含山縣以推動產業升級突破為導向,以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為主線,聚焦主導產業,圍繞“三抓一提”,積極招大引強,推動項目落地,高質量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為全縣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含山區位優越。含山地處皖中東部,隸屬于馬鞍山市。全縣面積1028平方公里,人口45萬?!耙豢h望五市”,含山距離合肥、南京、蕪湖、馬鞍山、滁州五座城市均不足100公里,是南京、合肥兩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安徽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橋頭堡。京福高鐵、商杭高鐵以及合蕪、合馬、北沿江高速高速穿境而過,合肥新橋、南京祿口兩大國際機場近在咫尺,裕溪河水運發達,鄭蒲港通江達海。含山人杰地靈,歷史文化悠久。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置縣,因“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得名,素有吳頭楚尾之稱。境內的凌家灘古文化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5300多年,是中華玉文化發祥地,將中國城市歷史向前推進1000多年,被國內考古界稱為“中華遠古文明的曙光”。【詳細】
含山縣環峰鎮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優勢,將強大的基層組織力轉化成防汛抗洪一線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用實際行動筑牢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的“紅色堤壩”。
今年以來,含山縣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念好“山水經”,打好“生態牌”,走穩“致富路”,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毅力,“射雕箭落著弓抄”的精準力,“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戰斗力,決戰脫貧攻堅。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和洪災,是擺在扶貧干部面前的兩道加試題,東興村面對災情,竭盡全力,迎難而上,打了兩場漂亮仗。
“要不是蔡書記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我及時把200只雞轉移到村部前面的空屋子,那我今年的損失就大了?!?月7日,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清溪鎮村民林玉生感激地說道。
為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三龍村兩委和駐村扶貧工作隊,按照精準施策原則,突出產業扶貧,帶動全村貧困人口,走出了一條具有三龍特色的脫貧之路。
夏秋之交,安徽含山八熊村瓜果飄香,603戶貧困戶喜上眉梢,500畝黃桃成熟了,過去的拋荒地變成了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