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享單車墳場”到“僵尸”充電樁,搭乘“互聯網+”的快車,新興產業的短板弱項,亦不再單屬于某一特定領域。
2020-11-25要支撐這場荒誕劇的上演,總得有人為之埋單,最終這筆賬還是算到大潮裹挾之下的跟風者頭上。
2020-11-25近年來,養老產業得到發展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養老機構的梯次越來越豐富,從低端到中端再到高端,可以充分滿足不同家庭老人的養老需求。
2020-11-25對于農民朋友來說,創辦農家樂確實可以為廣大農民就近創業或打工提供便利,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這當然是一件大好事。
2020-11-17“云健身”應運而生,無疑能成為線下健身的有益補充,但要想更快更好地發展,還是要加以規范化。
2020-11-17讓幼師成為“優師”,才能讓更多幼兒享受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早日實現幼有所育的目標。
2020-11-17最近,興起于豆瓣等網絡論壇上的“糊弄學”博得了不少人的關注,十幾萬名“弄弄子”在豆瓣小組各抒己見,分享一些讓人忍俊不禁的糊弄心得。
2020-11-17技術以人為本。社會在飛速向前發展的同時,也應兼顧那些“慢行者”的需求。
2020-10-28宅基地等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將進一步深化,但守住耕地紅線,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這條底線不會變。
2020-10-27近年來,日益增加的外部壓力再次揭開了中國的“缺芯”之痛,產業發展因而吸引了更多政策和資金支持,但投資過熱也帶來了低水平重復建設。
2020-10-27“跳繩培訓班”一躍成為不少家長追捧的新晉熱門培訓班。跳繩班基本10次課起步,收費價格從三四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2020-10-27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技創新成果正加速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發展,科技創新正在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澎湃引擎。
2020-10-27只要學校開齊美育課,學生上好美育課,美育不再被漠視,改革的價值也就實現了。
2020-10-26有空?;丶铱纯?,也需要國家政策在陪護假等方面更多支持,讓人們有更多團聚時間,讓老人們有機會在女兒陪伴中安度晚年。
2020-10-26“考駕照取消70歲上限”,體現了社會政策的與時俱進,這是社會進步的寫照。
2020-10-26下一步應建立健全二手手機交易規則和標準,有效保護用戶個人信息,引導二手手機交易平臺加強行業自律。
2020-10-26巔峰背后的拼命硬干、身處低谷時的埋頭苦干、收獲榮耀后的重新出發,中國女排堅守初心、探索創新的奮斗歷程。
2020-10-26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掃碼時代”,幫助老年人追上移動互聯的步伐,學用智能手機、跨越數字門檻。
2020-10-26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國部分省市開始試點將音樂、美術正式納入中考,利用中考指揮棒“倒逼”學生們掌握一定的藝術知識。
2020-10-26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深,不少食品企業嗅到商機,在市場營銷中打起了“老年”牌,但是,市面上真正適合老年人的食品并不多。
2020-10-26面對不法分子技術不斷升級、手段花樣翻新,頻頻沖擊互聯網安全防線,平臺筑牢風控“盾牌”絕不應該成為一句空話。
2020-10-26科技創新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變量,改革創新是我國搶占量子科研制高點的核心要義。
2020-10-19如果說旅游是去探尋“詩意的遠方”,那么高速公路服務區則是打開遠方畫卷的小小接口。
2020-10-09加強在線旅游法治建設、強化行業監管、規范市場秩序,日益成為社會共識,也是行業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
2020-10-09我國假日經濟之所以能快速恢復,其背后依托的正是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及巨大的需求潛力。
2020-10-09一項貼心、細心和人性化的舉措,以低成本的方式,讓一座城市得到了高回報的形象傳播。
2020-10-09我們所有人都是眼前這股熱鬧勁的創造者和親歷者。經歷過一場艱巨的疫情阻擊戰,再對比如今的生活,人們的心中唯有珍惜。
2020-10-09從寄到收,二維碼將雙方個人信息運行于后臺閉環之中,有效回應了“快遞單泄露隱私”的痛點。
2020-09-11社會的進步,不僅在于物質財富積累,也在精神層面自由,更多人洗洗眼、靜靜心,不為“衣冠”之類牽著鼻子走,社會才更健康理性成熟。
2020-09-11讓消費者主動選擇多等幾分鐘也好,給騎手留出更多彈性配送時間也罷,最終指向都是整個外賣行業和消費者共同“退一步”。
2020-09-11提倡節約,反對浪費,并非現在才開始講,但以前沒有在流程、環節和制度上下功夫,前些年雖也推出一些舉措,但在落地時往往成了空中樓閣。
2020-09-11梳理這個流程,我們就會發現,這個市場是過去沒有過的市場,完全是由技術進步創造出來的市場。
2020-09-11截至目前,遏制“二選一”的相關法律法規越來越多,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2020-09-11也有擔憂這些新任教師發展的人指出,中小學教師發展空間小。的確,這是當下中小學教師面臨的職業發展困境。
2020-09-11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與往年比起來很不一般,主題是“少年強,則國強”。這里的“強”字,首先就是“強健”、身體健康的意思。
2020-09-03直播帶貨是新業態,同樣須遵守市場經濟規則。商家和主播不能將直播帶貨作為“一錘子買賣”,只想著如何把商品賣出去,卻不考慮和尊重消費者權益。
2020-09-03節儉和健康衛生作為兩種價值理念,并不矛盾。視頻中,這位副校長吃得并不輕松,而部分在場學生也看得一臉茫然。
2020-09-03流過汗,方知難;出過力,更珍惜。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思想種子深植于孩子們心中,還需走向社會實踐課堂,用體驗澆灌文明之花。
2020-09-03近日,許多學校掛起了橫幅標語,迎接新學期返校的學子們。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背景下,中國率先迎來大范圍的復學復課。
2020-09-03消費者心理上的這種微妙表現,其實是對精細服務的一種渴望。
2020-09-02自動續費功能方便長期消費者享受相應服務,但部分商家卻把它當成一種獲取更多收益的策略。
2020-09-02因供需兩旺且尚缺乏明確的管控措施,老年代步車越造越大、越跑越快,問題突出、亂象頻發。
2020-09-02開學之際,公安部交管局部署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查校車超員、超速、非法改裝等違法行為,推動校車隱患清零。
2020-09-02虛擬養老院的出現,根本上是由民眾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與傳統養老模式之間的矛盾催生的。
2020-09-02在公交車、火車、旅游景點等許多地方,往往都設有兒童免票身高線,這既是公共服務部門優質服務的體現,也彰顯社會對下一代關愛。
2020-09-02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能夠把握的自我空間。
2020-08-28我們圍繞疫情防控打了一場阻擊戰,當前也有必要打一場未成年人近視防控阻擊戰,一定要把方方面面的力量發動起來,把青少年近視率降下去。
2020-08-28遏制浪費、力促節約,是國之大計,而非權宜之計。餐飲企業要從自身做起,多問問自己能做什么、該做什么。
2020-08-28每個學子都需要整理好自己的行裝。除了生活必需品,大學新生們可能還需帶上三個特殊的“行囊”。
2020-08-28在剛剛過去的七夕這個中國傳統節日里,一只“七夕青蛙”竟然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人們的關注。
2020-08-28集思廣益,不斷挖掘節約的潛能,積極推廣那些好思路好做法,將餐桌革命進行到底,最終受益的將是我們每一個人。
2020-08-28網絡的價值在互聯。在萬物互聯的智能生活中,本就不能少了老年人的身影。就目前來說,“數字鴻溝”或許難以填平,但我們至少可以讓其淺一點。
2020-08-26時下的賈家莊,干凈整潔、花紅柳綠,產業興旺、民風醇厚,舒展開一幅和諧、美麗的小康鄉村畫卷。
2020-08-26鄉村孩子跟城市孩子最大的區別,很多時候都不在文化知識上,而在藝術、體育、信息化教育上。
2020-08-26如果能在各方面都擯棄攀比、虛榮、浮夸的奢靡之風,換來簡約、謙和、樸實的節儉之風,那么社會和諧美好程度必然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必將增強。
2020-08-26毋庸諱言,目前城市交通系統當中還存在著大量不文明現象。在過往治理中,我們往往更傾向于訴諸文明引導與規則約束。
2020-08-26吃一半扔一半,這到底是“面子”還是“丟人”?遏制餐飲浪費,確實需要社會文化心理上的反思和重塑。
2020-08-26對于消費者來說,會員應是一種可以行使的權益,現實中,會員的“含水量”卻不小。
2020-08-24只有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圍繞需求創建新場景,再利用場景激發新需求,努力完善細節,提供更優質、專業、貼心的產品和服務。
2020-08-24根本上看,無論是“門票經濟”還是度假經濟、體驗經濟,根本一條就是,讓消費者愿意付費、樂意付費。
2020-08-24在人口流動不斷加速的當今社會,哪怕只是素不相識的“路人甲”,面對正在上演的家暴行為,都有權利說“不”。
2020-08-12疫情防控常態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是消極抱怨、怨天尤人?還是另辟蹊徑、主動作為?理念不同,結果大相徑庭。
2020-08-11今年入汛后,多地出現強降雨,一些城市發生內澇,給市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損失。
2020-08-11經歷多年未遇大洪水之后,應盡快達成以超常規思路舉措推進災后防洪體系重建的決心。
2020-08-11影響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和教育投入產出效率的體制機制問題仍然存在,研究生教育應不斷深化改革,著力提升培養質量。
2020-08-11把老舊小區改造好,有助于改善人居環境,也有利于推動惠民生擴內需,促進城市開發建設方式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08-11入梅后,持續強降雨造成16市全部受災,全省受災人口逾86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逾340億元。
2020-08-11老字號走年輕化、平民化之路,不一定就是低價,重要的是產品能不能讓消費者獲得期望的價值。
2020-08-10老人因沒有健康碼出行受阻,表面上看是技術問題,實則是社會治理精細化的問題。
2020-08-10徹底鏟除“虛假大學”的生存土壤,除加強對利用“虛假大學”實施的詐騙進行打擊外,還需要考生和家長擦亮眼睛。
2020-08-10輿論的反饋說明,它確實“翻車”了。這則廣告在輿論一片嘩然中被火速撤下,然而近年來屢屢出現的廣告“翻車”現象值得深思。
2020-08-10時至今日,孩子們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很多,書本知識固然重要,培養孩子的其他愛好和興趣,讓孩子健康活潑地成長,也很重要。
2020-08-10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專業本無冷熱之分,符合個人興趣、適合自身特點的專業就是好專業。
2020-08-10電動平衡車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體現了創新活力。對待新事物新做法,應該加強鼓勵,但也要注意引導。
2020-08-05以前是文山會海、千表萬表,后來是各種微信工作群簽到,如今則是各種APP刷分,形式在變,形式主義沒變,甚至改頭換面之后變得愈發嚴重。
2020-08-05錄取通知書盡管是大學發出的,但它建立在一種公正的考試制度上,由國家信譽作后盾。
2020-08-05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高校招生公開、透明,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不僅關系教育公平,更關乎這些“花朵”的成長,進而影響祖國的未來。
2020-08-05面對“破壁”挑戰的不僅華為一家企業,但不是說其他無法給出兩百萬年薪的企業注定在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
2020-08-05面對人才需求以及年輕人的職業發展需求,迫切需要加強校企結合,發揮行業內“領頭羊”企業的引領作用,為年輕人提升自我提供正規的平臺。
2020-08-05行政處罰實施權的下放,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處理好“放”與“收”的平衡。
2020-08-05這種關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會對高校開設家政服務本科專業仍未充分接受。從
2020-08-03要杜絕社會實踐被異化,就要為其“立規”,消除商業利益等“灰色地帶”。
2020-08-03舉凡亭臺樓閣、軒榭廊坊、廳堂館齋,這些建筑設計的基本思路就是因勢、得體,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實現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和諧。
2020-08-03兒童心智發育不成熟,正處在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期。他們善于模仿、學習,也更容易被不良信息誤導。
2020-08-03老舊小區改造,讓人們的居住環境大為改善,也讓居民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
2020-08-03制定“強制休假”制度,雖然善意滿滿,但要想真正落地執行,還需要在補齊制度短板上下功夫。
2020-08-03只有買得放心、用得安心,流行的網上二手交易才能長久興旺。
2020-07-30改造好的老舊小區能成為居民美好生活的新起點,以“新”換“心”的行動也會是民生工程最堅實的印記。
2020-07-29近日,一位中國老木匠“阿木爺爺”走紅海外,被網友譽為“當代魯班”。
2020-07-28不遠的未來,我國將開展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也會繼續推動小行星探測和木星、土星等更遠星球的探測工程,太陽探測也在計劃之中。
2020-07-27洪災當前,需要每個人的付出和努力,需要一部分民眾堅守舍小家為大家的大局觀,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個體權益的關注。
2020-07-27有些地方市場監管部門曾對相關化妝品企業廣告虛假宣傳給予行政處罰,但仍有一些化妝品品牌多多少少地卷入到虛假宣傳或夸大功效的風波中。
2020-07-27隨著社會發展進步,人們改善生存居住環境的需求越來越高,提升改造老舊城市環境是其中重要一環。
2020-07-27以歲月為筆、以山河為卷,書寫自己青春的這份考卷才剛剛完成序章。
2020-07-08一些婚戀平臺的所謂“實名認證”,增加了詐騙分子的“可信度”,也讓受害者因此放松警惕,更容易上當受騙。
2020-07-08如果把高考視為獨立成長的節點,那么“獨立”這一道大題,就是今年高考給你設置的特殊考驗。
2020-07-06一批又一批高校畢業生發揮所學所長,讓青春和才華綻放在農村基層的土地上。
2020-07-06穩定的貨源,是回收處理企業的源頭活水。廢舊家電回收從單個到集中,是典型的逆向物流,需要合理規劃設置回收運輸中轉站。
2020-07-06截至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已突破60%,這代表著傳統觀念中的“鄉土中國”正轉變為“城市中國”。
2020-07-06快遞小哥成高層次人才,提醒各地各用人單位要轉變人才觀,基于人的實際能力與貢獻評價人才,讓勞動、知識、技術的活力競相迸發。
2020-07-02